金融>正文

全国生态日,看“喀斯特卢”的七十年地质足迹

2023-08-18 11:57:48 来源:新民晚报

首届全国生态日来临了,今年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着实令人振奋,中国可持续发展故事讲述有了自己的节日;让正在准备秋季开学第一课的笔者有了崭新的动力。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因此全国人大将8月15日设为全国生态日,非常符合确定纪念日、活动日时间的基本原则,更能够充分体现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也有助于国际社会的理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发改委为首届全国生态日发布的海报

笔者课堂的听众,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留学生;他们在了解中国社会、理解发展轨迹的过程中,除了理论思维的指引,还需要提供人格化的实践知音。因此,在首届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我很自然想到世界级的中国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院士。同济大学出版社给了最有力支持,就在本届上海书展前夕,我得到了同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段存广教授提供的卢耀如院士最新著作——《国家发展建设与地质环境》。

为迎接本届上海书展,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卢耀如院士的最新学术著作

同济大学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我国喀斯特学家及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学家,因其在喀斯特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被誉为“喀斯特卢”。这本《国家发展建设与地质环境》:收录了卢耀如院士多年参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相关研究成果,全面呈现了他七十年来潜心研究喀斯特地区的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领域做出的贡献,包括参加实践及指导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指导有关交通、城镇、矿山等建设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测研究;提出有关地质-生态环境的新认识并积极开展研究,为喀斯特地区开发做出了贡献;积极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重大灾害防治提出了重要科学认识。

德高望重的卢耀如院士已经92岁高龄了,1931年5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50年进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1952年院校调整调入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53年提前毕业后直接投身新中国建设。

地质学泰斗、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近影

在卡斯特学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卢耀如院士就主持了我国第一个喀斯特研究室,倡议并首先筹备喀斯特地质研究所(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建立了一套有关喀斯特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其最先提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理念并进行相应的开拓研究探索。他曾任我国援外大型工程高级专家,并在欧美国家讲学。

过去的七十年,卢耀如院士参与实践并指导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流域,包括三峡、乌江渡、新安江等百余座水利枢纽;指导有关交通、城镇、矿山等建设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测研究,他还是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喀斯特地貌看贵州,图为著名的马岭河峡谷风景区

通过同济大学出版社最新图书的介绍,卢耀如院士自叙其青年时代的奋斗:“我自愿放弃了相对优厚的生活,去现场工作,去艰苦的地方,去野外实地工作。于是,1954年,我的第一项任务是为建新安江水电站出力。新安江水电站是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保障电力恢复发展的工程,非常重要。解放初期,上海的电厂遭敌机轰炸。我还记得解放前夕上海电力工人王孝和被绑、被押赴刑场的照片。我在福州的报纸上看到报道和照片,当时我心中震撼,眼下,去新安江水电站进行勘测工作,就是要回报先烈。当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是否会发生库区渗漏,还要回答是建一级坝还是多级坝的问题。我们当时冒了很大风险,五六个人挤在小船上睡觉,或借宿在农民的祠堂里,和队员一起睡在棺材边上……最后我们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新安江水库不会发生渗漏,第二就是可以建一级坝。我们认真负责的地质工作是工程成功的基础。我们的调查结论经得起考验,调查成果图件、报告都留给后来的同行学习。1954年春夏,新安江正好发了大洪水。有一次洪水特大,而临时水文站设备不足,人员也不够,于是我们地质人员都去帮忙。那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卢耀如院士青年时代论证的新安江水库大坝

七十年来,新中国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卢耀如院士有一条始终恪守的坚定理念——“工程建设必须要有先期勘探,这是基础。地质勘探是先行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反感的是:“有些地区的工程建设,在建设之前往往忽视地质条件和潜在的地质灾害。一旦出了问题,就推脱说地质条件不好。”他曾撰文批判这样的不良现象——虽然有些单位先垫了经费做“走过场式”的地质调查,但时间很短,根本做不到位。做出来的结果只是为了保证工程能顺利被批准,导致调查结果中对地质灾害、地质不良现象等的评价不是很客观,甚至隐瞒了一些潜在问题。

2008年,卢耀如院士为汶川重建而深入灾区勘探地质变数

卢耀如院士强调:“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地质环境勘察以及有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评价;要如实反映客观自然条件并作出正确评价,而且要终身负责。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开展勘探研究,相对大型的工程则要有深入的研究工作成果作为防范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的依据。”为减少工程的困难,减少施工事故,他提出六个“超前”法则——“超前进行地质研究,超前进行风险预案,超前准备相应器材、设备,超前探测有关完整地质信息,超前进行重大问题处理,超前准备避难处”。我觉得这六个“超前”法则,就是生命线!

关于生态文明,泰斗认为:“即便生活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那也是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一切如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风霜雨露带来的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其实都天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它的规律性。地形、地势、地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本条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环境要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类一定要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所了解,了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卢耀如院士在同济大学校园的留影

卢耀如院士2003年全职调入同济大学,直接参与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建设。他主持建立了包括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所高校的“教育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五届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学术大会;牵头承担了三峡工程地质灾害、岩溶石漠化防治、华北平原地下水、深长隧道突水突泥等诸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他促进了同济大学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学术交流;他带领学科分别于2003年和2017年获得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对此,同济大学雷星晖副校长表示:“卢耀如院士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尤其注重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工程当中的实践和实际问题,为国家重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卢耀如院士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同济大学支持,更是个人捐资360万元,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用于支持、推动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并积极支持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卢院士无惧风雨、奋战地质一线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晚辈。

今年暑期,同济大学生态环境专业本科生在嘉兴进行实践活动

2022年6月,在汉中—秦岭一带野外调查大型喀斯特天坑群的卢院士,连续多日从早到晚在野外,考察路狭且陡,脚要用力摩擦带尖石子的路。一天,他的右脚鞋底完全掉了。同行者用胶带帮他扎绑,但仍然山路崎岖、攀登艰难;去年已91岁高龄的卢院士依旧奔波于一线。“正是这样的忘我境界,终于支撑着新书《国家发展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出版,如此的科研风范、坚持身体力行的情怀,也仅仅是卢院士风雨人生中的冰山一角!”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要 英(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导师)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小 五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外汇报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信箱:954 291 882@qq.co

1999-2018 www.whbd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