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手机都看得出,大学生的改造真好用。”“大热天不用来回去大棚,真是省心不少!”一声声的赞叹和感谢来自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多个乡镇的村民。他们为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那么热的天,大学生们真是能吃苦。”
这个暑假,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海曙区各村镇的田间地头,他们在深入了解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各式各样“私人订制”的数智化改造方案。
大学生在田间地头检测设备。宁波财经学院供图
(资料图)
“00后”大学生们利用暑假,深入乡村,利用所学,为“数智”乡村建设添一份力:小到教老人使用手机操作相关软件,大到帮村里的精准灌溉系统调试。
“设备调试好之后,拿泡沫胶把设备‘粘’整齐,在保证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也要保证产品的美观。”该校指导老师张育斌副教授每天都要带着学生们深入田间,顶着酷暑高温,挨个对流量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汗水早已湿透衣衫师生们却浑然不觉,这已经是张育斌带学生“下田地”社会实践的第四个年头了,烈日高温早已习以为常。
今年实践团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检修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前置数据源——超声波水位计,这也是张育斌团队开发研制并负责安装的设备。
在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的数字农田里,这样一套设备成本约在5万元,在自然条件和人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设备里面的电子元件损坏和失窃不可避免,后期的维护和检修自然也成了师生们的工作重点。
“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提供前置数据基础,通过测量断面从底层到表面的不同层面的流速,能有效跟踪、测算、分析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提升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张育斌说,每年的检修他都会带着学生过来,顺便调试设备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升级。
检修的过程对实践团来说,也是一堂深入农田的教学实践,问题设备成了真实的教具,虽然烈日当空,汗如雨下,师生们依然沉浸其中。
“以前一直以为农村很‘土’,其实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很多高科技。”实践团负责人陈子坚同学感慨说,在乡村这段时间的实践,让他看到了未来就业的新方向,农业机械化、农业数智化的大趋势给学生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实践团成员主要来自宁波财经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工科类专业,他们除了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相关农业技术支持,还给当地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APP部分功能使用、电子医保使用、智能手机乘车、网上买菜等方面的知识,填平了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帮助老年人也享受到了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
“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初衷,就是希望发挥我们青年一代的力量,助推乡村数字化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将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有机融合,让同学们更近距离地了解到了数字农业的现状和未来,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张育斌说。
大学生在田间地头检测调修。宁波财经学院供图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现代化,他希望广大学生能够俯下身子做学问,积极将所学所长用于乡村、服务乡村,将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真正做知行合一、勇担时代使命的新生代青年,用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